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养» 课程管理»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高级药理学实验》

发布时间:2023-09-06

 基础医学院

课程简介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科学。药理学实验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实验性科学。基于整合与器官系统的药理学实验研究是药物临床前和疾病病因研究必不可少的。本课程通过进行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在相关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夯实研究生同学的整体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拓展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研究生对药物研发过程的了解、提高规范化进行整体动物实验研究和进行药物发现和评价的整体动物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动物应用过程中的伦理意识,增进对中国和全球实验动物应用中法律和其他规范的知识和理解。

 

授课教师介绍

1.杨宝学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通讯》主编、《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副主编等。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利尿药研发、肾脏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灵芝的药理作用研究等。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已发表SCI论文145篇,H因子47,陆续7年(2014-2020)进入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授权专利11项。主编《Urea Transporters》、《Aquaporins》、《Ganoderma and Health》、《灵芝的药理与临床》、《利尿药》、《药理学》、《实用临床药物学》等专著和教材。

 

2.曾克武研究员 

  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提出“中药化学生物学”学术思想,并长期致力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作用靶点发现,研究成果入选“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以及教育部、中国药理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奖项。

 

3.林志强研究员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主持/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产学研创新基金、北大医学培育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在Adv. Mater. ,  Nat. Commun. ,  J. Control. Release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6篇为杂志封面论文),获得授权专利3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项。

 

4.谢正伟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应用交叉学科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进行衰老、代谢疾病、癌症等的机制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主要的科研成果包括:1)开发出第一代衰老微流芯片并发现衰老标记蛋白HSP104;2)发现端粒酶失活的初始时期细胞即呈现早衰现象及其保护机制;3)发明了代谢网络中计算酶-流变化关系的的超立方收缩算法;4)发现小檗碱可以延长野生小鼠的寿命并揭示其分子机制;5)发现抑制乙酰转移酶Gcn5可以延长酵母和人细胞系的寿命;6)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基因指纹的药效预测系统——灵素系统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 Biotechnology、Cell、Aging Cell、Bioinformatics等杂志发表论文。研究工作曾被《自然》杂志“新闻与视角”栏目长文报道,获评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年度十大进展,2021中国生物信息年度十大进展。主持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北京市面上项目一项。任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生物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与生命专委会委员。

 

5.赵东宇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学系PI,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PI。国家级高层次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表观遗传信息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测序及大数据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计算系统生物学分会青年理事,北京生物信息学研究会会员,Frontiers in Genetics期刊责任编辑。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休斯敦Methodist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初回国加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现带领团队主要致力于疾病基因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的计算模型研究。至今在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Oncogene、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近30篇。

 

6.潘燕副教授 

  主要从事肿瘤细胞和分子药理学研究,包括抗肿瘤药物药理学、靶向抗肿瘤药物耐药机制及新药研发。主持科研项目4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获2015年中国药理学会-法国施维雅药理学工作者称号和2012年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学家奖。主持教学研究项目3项,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3篇。担任PBL案例负责人,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获2020北京大学优秀在线教学案例奖。

 

7.张阔副主任技师,国家执业兽医师

  研究方向:动物实验技术与无菌动物技术。现任实验动物科学部大动物实验室主任、无菌动物实验平台负责人、基础医学院多功能实验中心负责人、北医三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外聘专家。近年来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完成实验动物学专著7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创建的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支撑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百余项,至今已完成动物实验千余项。

 

8.毛一卿讲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现在分子药理学实验室。长年从事GK基因敲除糖尿病小鼠模型和循环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年从事药理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多次获得医学部优秀教师称号。

 

教学管理老师  

  王昕 副主任技师  

  研究方向为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重大专项2项,北京市重点学科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1项,已合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SCI收录论文26篇。目前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学术兼职。

 

具体内容包括: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方法操作练习、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和练习、种属间药物剂量外推的原理及方法、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抗炎免疫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教学和考核方式特色:

  整体课程教学采用动物实验研究相关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操作、课下文献资料学习、实验报告的完成和思考题的提交。因此考核方式为:课堂操作(30%)+实验报告(40%)+文献资料学习和思考题的完成(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