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培养» 课程管理» 课程建设» 通家学堂

通家学堂

通家学堂·现场观摩课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发布时间:2019-05-06

【编者按】

  为了充分展示优质课程,推动教学资源在师生中的共享,进一步促进医学部教学质量提高,医学部设立“通家学堂”系列现场观摩课,由获得“医药科精品课程”、“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奖项的优秀研究生课程进行展示,供医学部师生对各门优秀课程进行观摩学习。

课程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授课教师:袁慧书

上课时间:5月8日(周三) 10-11节 18:40-20:30

上课地点:医学部逸夫楼508教室

课程内容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 专业包括放射学 (包括X线、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及核医学三部分。

    内容包括:1.器官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其解剖基础;2、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表现、相关病理基础、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3、正常和病理组织的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学;4、介入放射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5、医学影像的图像处理;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本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本次授课内容为《运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一)》,主要介绍关节创伤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以及关节核磁常用序列的选择,同时全面系统的讲解膝关节运动创伤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课程负责人

    本课程负责人为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专业方向为骨关节影像诊断、CT介入,主要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射专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常务编委,《实用放射学》、《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

教学和考核方式特色

    本课程开课单位为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共计96学时,课程性质为基础理论课,授课对象主要为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课程联合多家北大附属医院共同开课,授课团队主要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各自特长领域内的高级职称临床医生组成,充分发挥各科室特色。

    本课程在安排上根据临床规范化培训轮转比例要求分配各部分授课时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不同系统细分亚专业(如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腹部盆腔、脊柱骨关节等)系统地开展教学。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既有助于保障同学掌握临床专业技能,又可以为其提供不同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介绍。

教学效果

    截止目前,本课程授课秩序良好,课堂氛围活跃,本课程不仅吸引了临床的各级研究生,更有大批于北大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进修的医生慕名听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