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立德树人·躬耕教坛 | 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
发布时间:2023-10-12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面对病痛,一代代北医人以心作烛,悬壶济世;面对学生,一代代北医人躬耕教坛,桃李满园。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展现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就,发挥优秀导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将陆续推送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模范事迹。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最美注脚。
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精神医学专业教指委主委,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
长期从事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在Science、Lancet、Lancet Psychiatry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0余篇,连续入选 Elsevier 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设立国内首个《睡眠医学》和《成瘾医学》课程。
作为导师、作为医生、作为学科带头人,陆林院士深知肩上的责任,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积极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教材编写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立德树人、思政先行
“精神科解决的不仅是患者和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和谐的问题”,陆林院士将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研究生的日常课程和临床学习中,同时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恪守学术规范。积极投身科普公益,与学生们多次通过电视、报刊和新媒体向大众传播精神心理卫生和睡眠健康相关知识,消除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偏见。
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陆林院士重视原创精神,采用多样性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鼓励研究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专业领域国际前沿,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转化医学研究,为精神疾病领域培养了一批有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发现,编写《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等临床指南,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教书育人、亦师亦友
陆林院士注重加强精神疾病的学科建设,主编精神医学领域最权威专著《沈渔邨精神病学》等多部教科书,每年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平台。积极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名研究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项。对已毕业学生持续指导,多人作为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基金委、北京市科委等部门的科研项目,入选基金委优青项目、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