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柯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发布时间:2018-10-26

 【人物简介】柯杨,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荣誉博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荣誉博士。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医校友会会长,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立足国情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医学教育管理方面,柯杨认真调研、尊师重教、关爱学生、遵循规律、引领实践。

  柯杨不断总结我国医学教育国情特色,提出并促进落实了统一医学教育学制、学位授予和毕业后教育等意见和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先进理念;大力推动医学内部外部学科交叉,倡导并支持临床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与探讨;针对我国优质卫生人力资源短缺、分布失衡、卫生人力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生数量严重短缺等问题建言政府;促进北大医学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医学各个学科的发展,并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中作出了贡献。

  在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常务副主任期间,柯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柯杨

  在医学部多部门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人”教育初见成效,积累了更多经验。医学生的精神面貌、自信心、主动性等都在改善。

  在本科教育方面,医学部进一步夯实教改成果。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根据认证过程中专家提出的有关建议,柯杨带领团队进一步梳理、审视教育教学各环节,继续推动医学部本科教育改革的各类相关工作。医学部协助政府开展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不仅使医学部自身得以提高,更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医学部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组织和协调,推动了“新途径”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体系从以学科为中心向器官系统为中心转化,创立了具有北医特色的“学科背景下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式。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柯杨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承担社会责任。她多年连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医学部在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师生为本 重视培训教师、引导学生

  柯杨注重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倾听师生对医学部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解决师生反映的具体问题。

  柯杨每年都要和医院、学院及二级单位干部、学术骨干、学生、民主党派教师通过座谈及通信方式,沟通协调关系发展的重大事宜,通报交流信息,听取意见建议,确保各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在广泛倾听师生意见、为师生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柯杨积极拓宽思路为师生解决关注的民生问题。在繁忙的日常工作过程中,她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教职工,耐心地面对面和大家沟通,并力行督办。她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和信息通报会,探望医学部老领导,沟通信息,听取老领导老干部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医学部任职期间,柯杨还坚持多年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教师培训和学生引导,包括提出“师德师风就是学德学风”,建立教师评价指标,每年表彰先进个人及集体;多年参与研究生院举办的导师培训,认真总结自己带教的经验教训并与新上岗教师分享;每年主讲新上岗职工的第一课,介绍医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带教体会;多年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不仅介绍医学、医学教育内容,还基于现状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关注学生活动,例如指导、追踪捐助学生阳光爱心诊所的活动;针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公教部老师共同协助北医学生成立全国医学生联盟,参加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因材施教 培养研究生科研兴趣

  柯杨长期从事上消化道肿瘤研究,克隆多个新的癌变相关基因并进行了功能探索。她近年来致力于食管癌的人群及分子流行病学方向,在高发区建立两个大型人群队列,开展了“食管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食管癌精准化早期筛查与诊断的关键技术和适宜策略”等系统严谨的科研工作。该系统性研究设计规格高、样本量大、实施严谨,其中多项研究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将为我国食管癌高发病因探索、HPV相关肿瘤的人群防控、内镜筛检食管癌效果及其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最高规格流行病学证据,有望通过建立我国首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管癌精准防治技术与干预策略”,使我国食管癌防治工作更加精准有效。柯杨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被引超过1000次。她在 Lancet 、 Gut 、 Cancer Research 、 Emerg Infect Di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等期刊发表多篇专著。申请国内外专利十余项。

  作为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遗传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柯杨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在学生自身学术能力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将自己的热情融于课题,并转化为科研成果。

柯杨实验室研究团队合影

  柯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定期组织科室内部学术会议、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其他单位的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出国交流。近五年柯杨培养的研究生近一半有海外学习经历。例如,王其艳(博士研究生)赴美国贝勒医学院生物信息系交流学习(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徐仲尧(博士研究生)赴美国哈佛大学免疫系交流学习(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刘萌飞(博士研究生)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生物统计系薛晓楠教授实验室交流学习(2013年10月-2014年1月),袁文青(博士研究生)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信息系李军教授实验室交流学习(2015年3月-9月)。

  在柯杨的多方位辛勤培养下,多位学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和其他荣誉。柯杨已毕业学生目前也都活跃在国内外科研、教学、医疗及企业研发岗位的第一线。研究生教育经历对他们的理性思维、处理解决问题能力和做人做事态度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柯杨优秀学术涵养的熏陶下,一个个初入科研事业、稚嫩懵懂的研究生,逐步成长为传承导师风范、具备砥砺品格、能够勤学善思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材。

 

  良师益友 学生的精神导师

  柯杨不仅关心科室研究生的学术发展,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她是真正的良师,也是真诚的益友。

  柯杨兴趣广泛,她喜欢与学生一起唱歌、聊天和参加户外活动。每次出差回来,柯杨会给实验室学生带礼物,她对学生的关爱融入生活的点滴。她总是希望学生在努力科研的同时,能够快乐健康的生活,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历练和成长。

柯杨与学生参加户外活动

  柯杨真正理解学生,她总是愿意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思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不给学生们太多压力;她也往往能洞察到学生们对于人生未来的迷惘,然后向学生们表达她自己的深刻思考并给予真诚的安慰,不断鼓励学生们面对纷繁的社会,“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放下功利心,既要努力奋进又要摒弃浮躁”,她期待学生们主动担当并具有坚守社会的良心。每次与柯杨的交流都会让学生们觉得轻松自在,同时又倍受鼓舞。

  柯杨虽然很忙,但是她告诉学生们,有什么困难,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她。有时候,真正遇到困难,想到柯杨说过的话,学生们就觉得自己一定有能力克服困难。这个时候,柯杨是学生们的精神支柱,是学生们的内心依靠。

   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对老师的评价最能体现师德师品。

  邓秋菊 2011级直博研究生,现在安贞医院工作

  “能以柯杨教授为师是我的荣幸;能经常向柯杨教授取经,是我的享受;能沐浴在这样一位大师的光辉下,让我时刻觉得精神上是满足的,这种满足会一直让我幸福前行。”

  郑 丽 2002级直博研究生,现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在过去的岁月里您是我心中的力量,当筋疲力尽时您会给我展示另一个视角,让我的焦虑慢慢化解,我已经学会了这个本领,我也会尽我所能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不要太紧张,生活很美好。”

  何忠虎 遗传室职工,副研究员

  “柯杨教授,做好学问是我的理想,但这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个道理“说易行难”,而您高尚的修为与境界让我时刻能够找到标准与方向。要向您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为我们年青一代树立了如此完美却又近在咫尺的榜样;更谢谢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为我点亮那一盏明灯,指引我在漫漫人生路上始终不离正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柯杨是师德的楷模,值得年青一代学习。

 

  曾获荣誉: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临床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探索与实践》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实践》于2014年双获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共管,共建,共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关键问题研究》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泰国玛希顿亲王奖大会杰出医学教育家特别奖(Special Award for Outstanding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ors for the Prince Mahidol Award Conference (PMAC));

  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北京市师德榜样;

  培养研究生50多名,曾被学生评为“良师益友”和“十佳导师”。

  

  (来源:《北医人》第74期)

 

  
TOP